核心观点: 海外经验来看,地产泡沫的产生和破灭并不罕见,房价的非理性快速上涨后大概率会迎来周期引力下的快速调整,实际房价在泡沫破灭后大多回归起点,往往需要4年以上时间来消化,节奏上会经历从3年急跌到1-2年缓跌的过程,平均跌幅超30%。我国房地产行业仍在寻找新均衡的过程之中,年初成交表现平淡,但量的急跌阶段正在过去,Q2开始跌幅会逐步收敛,并且在下半年某个时点可能回归正负零;大多数城市房价已经回归均衡区间甚至重置成本,只是核心城市的结构性压力仍存,风险出清还需要时间。 开源证券:行业深度报告:大国重器,我国卫星互联网迎“破茧成蝶”成长期 核心观点: 卫星互联网迎密集催化,迈入“破茧成蝶”成长期。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,欧美领跑,我国于2020年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范畴,上升为国家战略性工程。从产业链结构来看,卫星互联网主要由基础设施建设、卫星互联网运营以及终端用户三大部分组成,其中最为核心的为卫星制造、卫星发射、地面设备、卫星运营及服务四大环节。近期产业发展如火如荼,如我国试验卫星陆续发射、多地出台产业支持政策、终端应用不断普及、海外星链发展日益壮大等,我们认为卫星互联网有望迎来市场“破茧”和产业链“成蝶”的重要历史发展机遇期。 四大因素齐驱动,卫星互联网发展势在必行。卫星互联网行业前期的发展主要受益于技术的成熟、各国对稀缺频轨资源的竞争、军事价值等,后期的发展主要受益于商业价值潜力:1、技术逐步成熟:低轨卫星星座相关技术、“一箭多星”和“可回收发射”的火箭发射技术不断发展成熟,有效降低卫星互联网建设成本;2、频轨资源稀缺:由于国际电信联盟(ITU)规定轨道和频段资源获取遵循“先到先得”原则,低轨卫星所主要采用的Ku及Ka通信频段资源也逐渐趋于饱和状态,太空资源的争夺具有迫切性;3、军事意义重大:低轨互联网卫星系统得益于其全球化高带宽的波束覆盖,有望增强军队的信息化能力,具有重要军用价值;4、商业价值潜力:卫星互联网作为地面通信系统的有效补充和未来6G的重要组成部分,下游应用市场广阔,具有较大的商业潜力和前景。 国内产业突破在即,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望受益。我国高度重视卫星互联网建设,多因素助力产业发展:1、政策端:卫星互联网纳入“新基建”,政策持续力推;2、技术端:我国技术储备基本完备;3、资本端:民间资本助力卫星互联网发展,市场融资集中卫星制造领域;4、产业链端: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已经较为完善。展望产业链各环节,我们认为受益情况各有不同:(1)卫星制造环节:优先受益于卫星发射增量需求,建议关注卫星载荷供应商、卫星平台零部件供应商;(2)卫星发射环节:建议关注发射资源分配、发射节奏及技术发展带来的产业催化;(3)地面设备环节:建议关注高价值量核心网建设各环节,以及终端市场;(4)卫星运营环节:星网、垣信分别牵头星网、G60,双线共进,有望快速构建卫星网络。 首创证券:电子行业深度报告:底部已确认,等估值春风 核心观点: AI带动下游终端销量有望回暖。手机:Canalys预测2024年全球手机销量将达到11.7亿部,同比增长4%,实现由负转正。Counterpoint预计折叠手机2024年全年出货量将达3060万台,同比增长83%,渗透率2.6%。服务器:Trendforce预计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2024年增长27.1%达到150.4万台。AI PC:群智咨询预测随着AI CPU和Windows 12的发布,明年将成为AI PC的规模性出货元年,全球AI PC整机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约1300万台。 半导体周期或已筑底,开启下一轮增长周期。国内:集成电路产量月度增速自2023年4月转正以来,连续7个月实现正增长,2023年10月增速达34.5%。全球:全球半导体月度销售额同比增速在2023年4月达到最低的-21.6%以来,降幅在持续收窄至10月的-0.7%。六家国际机构对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速预测分布在9%-20%之间。 人工智能带动存储&计算表现较好。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认为2024年收入增长强劲的有三类公司:1、内存公司,如三星、SK海力士和美光。2、PC和计算的公司。如英伟达、英特尔和AMD。3、智能手机的公司,如高通和联发科。WSTS预测2024年全球存储器增长44.8%、逻辑增长9.6%、微处理器/控制器增长7.0%,模拟销售额增长3.7%。数字芯片:AI驱动硬件创新,边缘算力重点布局。伴随生成式AI的飞速发展,算力从云端向边缘端拓展将是大势所趋。模拟芯片:消费电子新机发布拉动需求,下游消费电子占比较多的模拟芯片公司率先迎来复苏。功率半导体:国产替代持续推进,关注SiC渗透率拐点。 个股研究类 中银国际: 奕瑞科技(688301):聚焦传感器核心技术及高端制造能力,中国平板探测器行业龙头未来可期 核心观点: 公司深耕平板探测器领域,客户覆盖多家下游头部企业。奕瑞科技主要经营X射线影像设备上游核心部件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与服务,目前已形成局部领先优势。公司营业收入在2018年-2022年期间由4.39亿元增至15.49亿元,2018年-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.03%。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.97亿元,同比增长26.54%。利润端方面,公司2018年-2022年归母净利润由0.61亿元增至6.41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0.39%。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.92亿元,同比增长21.26%。公司客户包括多家下游头部企业,在医疗业务方面国内客户包括有联影医疗、万东医疗等,海外客户包括柯尼卡、富士、西门子、飞利浦等。 平板探测器行业下游需求仍存在增长空间,行业涉及较高的技术门槛及制造能力要求。X射线平板探测器是X射线影像设备的重要核心部件,在医疗诊断、安防、工业检测、食品检测等领域均有应有。X射线平板探测器的性能和稳定性会影响影像设备的性能,同时X射线平板探测器从闪烁体到集成电路板均涉及较高的技术门槛。全球X射线平板探测器市场仍存在增长空间,下游医疗影像设备DSA、CBCT和C型臂等市场的增长潜力有望推动X射线平板探测器市场的增长。部分海外头部厂商占据了平板探测市场中较高的份额,根据IHS Markit数据,2018年奕瑞科技在全球医疗及宠物医疗平板探测器市场中市场份额为8%,市场份额排名第三,在动态平板探测器市场份额方面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。 公司掌握闪烁体蒸镀及传感器核心技术,产品覆盖医疗及工业应用。公司探测器涉及医疗及工业安防领域,覆盖静态与动态场景需求。公司目前已掌握优秀的闪烁体蒸镀技术,且已掌握非晶硅、IGZO、CMOS和柔性基板四大传感器技术。公司非晶硅传感器技术经过10年左右的迭代和发展,实现了从小尺寸0505到大尺寸1748的数十款产品的量产。公司IGZO平板探测器于2018年发布,目前公司使用IGZO传感器技术的产品已经广泛用于C臂、DSA、胃肠、齿科CBCT、工业无损检测等市场。CMOS传感器方面,公司已掌握非拼接CMOS探测器技术并实现量产,大面积拼接式CMOS平板探测器已经实现量产。 东吴证券: 宁德时代(300750):2023年业绩预告点评:Q4业绩超市场预期,全球市占率再创新高 核心观点: 公司预告23年实现归母净利425-455亿元,同增38-48%,中值440亿元;扣非净利385-415亿元,同增36-47%,中值400亿元。其中Q4归母净利113.5-143.5亿元,同比-14%~+9%,环增9%-38%,中值128.5亿元,环增23%;扣非净利115.2-145.2亿元,同比-5%~+19%,环增22%-54%,中值130.2亿元,环增38%,大超市场预期。Q4预计出货110-115gwh,全球份额再创新高,24年预计25%+增长。 我们预计Q4公司出货量110-115gwh,同环比增10-15%,全年出货380-385gwh,同增30-35%。结构方面,我们预计Q4动力出货90-95gwh,同环比增10-15%,全年出货310-315gwh,同增30%左右;Q4储能出货22gwh,同环比增20%/12%,全年出货量70gwh+,同增50%。份额方面,23年前11月全球动力份额37.4%,同增1.6pct,其中11月份额40.9%,再创新高,前11月国内份额43%+,海外份额30.8%,同增12.5pct(欧洲份额35%+,美国市场15%+)。随着公司返利锁量、量产神行电池,全球份额有望维持稳定,我们预计24年出货470-480gwh,同增25%,其中储能预计95gwh+,同增35%。 电池盈利逆势稳定,与二线电池厂差距维持。价格方面,考虑23年Q4锂、镍跌价,我们预计公司均价下滑5-8%至1元/wh以内,但从盈利角度看,电池单wh利润预计恢复0.095-0.1元,一方面出货量增长规模化降本,另一方面Q4汇兑较Q3影响减弱(Q3汇兑影响20亿元),且公司客户结构多样化,海外占比约40%,盈利稳定。展望24年,我们预计电池均价较23年下降20%+至0.8元/wh,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所致,其中国内部分低端市场竞争加剧,价格相对激进,但我们预计该部分仅占公司出货20-30%,对盈利影响可控,而公司欧洲动力、美国储能、国内高端动力份额高,且盈利稳定。因此我们预计24年公司电池单wh利润整体可维持0.07元/wh+,较23年平均下降0.015-0.02元/wh,电池可贡献350亿利润。此外公司技术授权、废料回收、材料业务等均稳定增长,预计贡献100亿左右利润。 东莞证券: 北方华创(002371):深度报告:国资背景泛半导体设备龙头,深度受益行业国产替代进程 核心观点: 国资背景泛半导体设备龙头,经营业绩快速增长。公司是国内泛半导体设备龙头,业务涵盖半导体装备、真空及锂电装备、电子元器件三大领域,客户涵盖集成电路、半导体显示、光伏、LED等下游产业链龙头。受益泛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加速,公司半导体设备不断放量,近年来业绩实现高速增长,2017—2022年营收CAGR为45.89%,归母净利润CAGR为79.86%,规模效应不断显现。 我国是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,相关采购需求旺盛。海外制裁倒逼自主可控,政策加码助力设备产业发展。近年来西方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制裁力度加大,倒逼国内企业加大在“卡脖子”领域的研发投入,加快行业国产替代进程。产业政策方面,集成电路产业战略地位显著,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集成电路投资税收减免、政府补贴相关政策,举国之力保障供应链安全,促进行业健康发展。作为国产替代的核心环节,我国半导体设备整体自给率偏低,但近年来在去胶、CMP、刻蚀和清洗设备等领域已取得较大突破,未来成长前景值得期待。全球半导体景气回温,有望拉动上游设备企业需求。 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布局全面,持续完善产品体系。作为国内泛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,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布局较为全面,涵盖从前段到后段的多种设备,在半导体设备领域,覆盖薄膜沉积设备(PVD+CVD+ALD)、刻蚀机、氧化炉、退火炉、MFC、清洗机等大部分核心设备。除基础半导体设备外,公司还持续完善产品体系,向先进封装、化合物半导体、硅基OLED和LED等领域进行拓展,未来收入、利润有望实现快速增长。 |